中央人民政府
江西省人民政府 国家国防科工局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官方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订阅
 
 
 
 
 
 
“江西军工” 官方微博 站内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大厅 > 规划计划
来源:           更新时间:2016-07-15            点击率:
 

各市委组织部,省直有关单位,省国防科技工业有关单位:

现将《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江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bet365娱乐官网

                     2016616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发展规划

(2016—2020)

 

为了加强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实施人才强业战略,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发展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工作回顾与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全省国防科技工业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省国防科技工业拥有各类企事业单位230余家,在岗职工近1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3万人,拥有或柔性引进两院院士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9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省级百千万人才”97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53人,省级以上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9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5200余人,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近5000人。

五年来,人才队伍总体保持稳定。我省国防科技工业通过破产改制重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扭转了人才流失的局面,人才队伍数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呈现增长的态势。核心人才队伍持续壮大。通过大力培养和引进,我省国防科技工业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军工科研院校(所)在人才的学历构成以及高端人才规模和数量上有明显增加。高层次人才开发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规模质量不断增长。我省国防科技工业拥有10个院士工作站,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人才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我省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人才制度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对在赣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引进、留住及发挥人才作用方面也给予了政策倾斜和措施保障。

十三五时期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发展升级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总要求,省国防科工办提出了江西国防科技工业打造五支力量的战略定位,一是引领江西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二是支撑江西中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三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力量;四是推动江西发展升级的重要力量;五是促进国防武器装备跨越发展的有生力量。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升级的战略任务,对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人才配置市场化、人才竞争国际化、人才发展复合化的特点更加突出。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高层次人才缺乏,高新技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关键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行业之间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梯队结构不够合理,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年龄结构偏大;人才创新合力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创新团队建设亟待加强;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选拔、使用、评价、激励、培养等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紧紧围绕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升级,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全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主体作用,以提升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核心,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以管理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统筹建设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三支队伍,为实现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部署和分层实施相结合。既要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又要落实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确保人才发展战略得以落实。

2、坚持高端引领和整体开发相结合。既要加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队伍整体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又要注重骨干人才、基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

3、坚持任务牵引和能力建设相结合。既要发挥型号研制生产任务在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和使用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加大基础领域、前沿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力度,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坚持自主培养和引进集聚相结合。既要加大自主培养力度,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积极为他们脱颖而出、创新创业、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又要敞开大门,打破地域、身份、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延揽四方英才。

5、坚持竞争开放和安全保障相结合。既要顺应竞争开放的改革大势,满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引进民参军企业资源和人才力量,紧紧抓住各行业、各领域多年来培养的核心人才;又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安全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安全流动。   

(三)总体目标

根据建设军工强省和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需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支撑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升级的人才队伍,形成在全省具有重大影响和较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人才规模适度增长,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0年,我省国防科技工业人才总量增长20%,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长30%以上,达到30000人左右;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长20%,达到6000人左右;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增长30%以上,达到36000人左右,其中,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达到6500人左右。型号两总队伍、科技创新团队、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较好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升级的需求。

——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等结构更加合理,管理、科技、技能人才队伍的比例结构以及各支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得到持续优化。40岁左右的骨干人才、50岁左右的领军人才逐步成为核心人才队伍主体。科技人才中博士研究生比例大幅提高,国防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人才比例明显提升。

——人才体系运行良好,人才创新成效日益突出。各级政府部门、各军工集团公司和各军工企事业单位等各层级相互配合的人才工作体系有序运行。适应国防科技工业人才特点的人才吸引、培养、使用、考评、激励、退出机制逐步健全。瓶颈技术和体系短板得到扭转,一大批科技创新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防专利授权数年均增长20%以上。

三、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突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升级,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有影响力、带动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1、加强型号两总队伍建设。围绕未来武器装备发展需求,开展型号两总分类管理,优化型号两总配置模式,加强型号两总培养培训,推动武器装备建设由任务能力型向体系效能型转变。探索从民参军企业、有关单位、高校中选拔型号两总,大胆启用优秀的年轻技术骨干。

2、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计划。充分利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万人计划和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工程等人才工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带动功能,重点引进或柔性引进一批国防科技相关专业的国内知名的高层次科研领军人才。依托国家国防科技重点课题、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等有效载体,稳步扩大我省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规模,加大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力度,发挥博士后在军工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重点引进和委托培养相关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造就一支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学历人才队伍,有效推动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技术进步。

3、实施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依托国家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和江西省青年俊才开发工程,着眼于我省国防科技工业的持续发展,重点关注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未来人才竞争力,遴选一批学术造诣深、专业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拔尖人才重点培养,鼓励青年拔尖人才组建自主创新团队,看准人、选对题、多支持、少干预,营造鼓励自由探索、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成长环境。

4、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创新团队管理机制,构建合理的创新成果收益分享机制。鼓励创新团队围绕国防科技关键技术领域自主选题,开展科学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原始创新。依托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江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工程,以国防科技工业重点专业为基础,以优秀领军人才为核心,培育一批道德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的创新团队,形成国防科技工业研究创新团队效应和资源的集聚效应。协调推动有关企事业单位组建航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联盟

(二)大力开发急需紧缺专业人才

加大我省国防科技工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国防科技工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到2020年,核工业、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汽车等领域培养和引进急需紧缺(或特殊)专业人才基本满足发展升级需要。

5、加大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开发力度。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开发的规划指导,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积极落实国家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重大政策,实施国防科技工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发展计划,大力开发有带动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毕业生,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定向培养急需紧缺专业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从社会上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的紧缺专业人才队伍。

   6、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急需紧缺专业的在职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学位教育。开展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订单式培训,整合课程资源,鼓励有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有条件的协会,举办专业课程培训班或开展远程教育。根据核工业、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汽车行业重大工程和科研项目的需要,实施和完善挂职锻炼学习机制,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到对产业发展有影响力、有带动作用的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与解决技术难题,鼓励企业人员跨行业、跨地区到其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选派急需紧缺专业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内相关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学习。通过学习急需紧缺专业知识、参加学术交流,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统筹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7、推动能力提升,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计划,依托国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江西省创新型企业家建设工程等人才工程,有针对性地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知名企业学习培训。鼓励采取定期派出去锻炼培训、请进来、传帮带等措施,加强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开发工作,提高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的科学决策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强与著名跨国公司合作,聘请海外优秀企业家开展咨询培训等工作,大力引进省外、海外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着眼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培养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8、推动整体开发,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国防科技工业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在核工业、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汽车、电子等战略性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中,持续培养和引进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和落实国家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俊才开发工程,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整体素质,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广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强化实践和实验教学,发挥项目、基地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请进来,派出去,开展专业技术人才更新专业知识的各种培训,选派优秀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习和培训。聘请行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科研人员来培训讲学和学术交流。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

9、推动技能提升,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建设一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高技能人才发展计划,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江西省技兴赣鄱专项行动、赣鄱工匠评比表彰活动,实施紧缺技能人才培养、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及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工院校联合培养基地等建设。鼓励以增强职业技能为重点,加强企业在职人员培训,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训、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培养一批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解决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加大优秀高技能人才宣传表彰力度,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形成重视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开展先进的操作方法和绝技绝活展示活动,选拔一批能工巧匠,发挥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名师带高徒制度,对培养能工巧匠的名师给予适当的激励,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选派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到相关专业领域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提高技能、开阔眼界。

   (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10、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方式。深入宣传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和江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政策,全球化配置优秀人才,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由内向发展向开放发展转型。在保证国家秘密安全的前提下,依托重大项目,合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人才和科研项目任务集中的优势,加强国外智力引进。探索建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全球引才工作体系,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用人单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鼓励采用签约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柔性人才引进方式。

   11、加大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支持军工企业与国外著名高校、知名企业和有关机构开展合作交流。以关键领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选派人员出国培训或深造,鼓励国防科技工业各领域核心骨干人才赴海外研修学习,积极聘请国外高水平专家来讲学、交流科技成果,为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培养人才,着力提升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加大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化合作水平。

   (五)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12、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顺应鼓励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适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要求,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更加完善,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13、强化人才安全保障机制。结合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实际,加强和改进重要人才安全保障工作。规范重要人才信息反馈体系,积极探索重要人才安全预警机制,全面掌握军工行业的重要人才情况,加强对重要人才的保护和管理,保证重要人才安全。规范人才流动,建立健全人才流动安全评价机制,在人才背景审查制、报批备案、保密协议、知识产权协议、知悉范围管理、竞业限制等方面健全有关制度。建立健全国防科技工业人才诚信制度,签订诚信承诺书,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廉洁廉政、科研诚信、安全保密、合同履约等情况,对人才诚信情况进行监督。

   四、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决策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各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人才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各有关市、县(市、区)应将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发展纳入本地人才发展规划,加大对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加大人才优先投入力度

   优先保证人才发展的投入,对国防科技工业重大人才计划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各企事业单位建立人才发展基金,为开展各类人才培养研修、技术攻关、创新交流等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更大幅度增加人才资本投资比重。加强各类人才开发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绩效考核,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高人才投入效益。

(三)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

国防科技工业各单位要健全人才工作机构,强化人才工作队伍建设,配备工作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专职人员从事人才工作。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强人才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人才工作队伍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动员广大人才工作者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国防科技工业的人才开发和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工作管理规律,持续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四)加强人才发展规划监督落实

建立完善全省国防科技工业人才信息库,健全国防科技工业人才信息报送制度,实现人才信息的及时更新。加强全行业人才信息统计分析,为人才管理和规划实施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决策参考信息。监测规划具体目标实现情况,监督规划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监测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建设情况。根据监测情况,各级人才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推进力度,指导有关单位及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确保规划目标的最终实现。

(五)加强宣传引导工作

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和规划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宣传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全行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帮助指南 | 隐私安全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bet365娱乐官网    赣B2-20050329号
地址:南昌市高新开发区昌东大道8699号国防科技大厦12楼、13楼  
网站联系电话:0791-88163593  投稿邮箱:yzyxwzx@jxgfgb.gov.cn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手机扫描二维码
江西省国防科工办微博